傾聽那蓮開的聲音
50.戒、定、慧

◎ 在禪的世界裏特別強調:你要守戒、要修禪定!

「守戒」是讓你不要去攀緣;不要去惹煩惱;不要去貪愛欲;不要去招惹這些、那些…,接著你就有「定」了!所以,才叫做「戒、定、慧」三學,它是有次第的。

當你不攀緣、不招惹…,定得下來後,你才有心靈的空隙看到自己清淨的本性光輝。那個清淨的真如實相,你想要入、想要悟;第一要深信,深信我一定能入!深信只要我們願努力去打拼,就有辦法能解、能入!能解、能入之後,我們的煩惱垢穢滌淨一分了,我們福慧光芒就增長了一分。

 

◎ 佛祖用一個比喻來讚嘆「戒」。

他說:如果把十六個國家最珍貴的寶物,集合起來供養的功德雖然很大,但比不上受一日一夜「齋戒」的的功德。當初世尊用這樣的比喻、校量來鼓勵我們受戒。

當時天王聽到了,也忍不住也想讚歎,但他說:八關齋戒的殊勝就像我當天王的一樣,福報也像我當天王一樣大。佛祖聽了,立刻呵斥指責他說:「天王不該如此說!如此說違反真理。」

何以故?因為天王本身還在生、老、病、死中,還未得解脫;念頭裡還有貪、瞋、癡;還未脫離憂悲苦惱,哪有資格說當天王的功德和受八關齋戒的功德一樣呢!

如果今天是阿羅漢就可以這樣說。因為阿羅漢已解脫生死,念頭裡無貪、瞋、癡;沒有憂、悲、愁、苦來纏縛其心,阿羅漢才有資格說:受八關齋戒的功德和我阿羅漢一樣。

「八關齋戒」是向佛道、向解脫殊勝的行門,是一無漏的功德。天王還在六道輪迴中,所以世尊才會說,受「八關齋戒」者,猶如近住阿羅漢聖果。

 

◎ 在法身大士如觀音、普賢、文殊等菩薩,心中沒戒,因為他們沒有惡念,沒有動那個心要去傷害眾生,他們想照顧眾生都還來不及了!怎麼還會想去傷害眾生呢?可是「戒」對因地的凡夫是相當重要的、不能沒有的。《地藏經》裏面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所以受持八關齋戒清淨要守住六念;如果沒有修六念,魔會趁虛而入,妄念會現前。要將一天一夜的戒守得好的清淨,你隨時都要懺悔。

49.蓮花的汙泥

既然為了了生死;要出離生死,我們的自我意識、自我感官、自我中心的那些自我執著,那些俱生我執的名聞利養一定非得要去個乾乾淨淨!假如捨不得把它丟個乾乾淨淨,是絕對不能成就道業,這點是絕對可以肯定的!名是韁,利是鎖;跨不過名、利,修行肯定不得力!

但雖說視名利如糞土,但仍需要用它來做養分、做工具。讚歎蓮花亭亭淨植,出淤泥而不染,它在轉化的過程中,既沒鄙棄汙泥,也沒有溺於汙泥,而是默默地化汙泥為養分。ㄧ個菩薩行者發願努力自我提升,在「釋放、轉化、釋放」的過程中,他勢必要跨過名、利,並且轉名利的韁鎖爲利器,進而善用利器爲工具,從廣結善緣中自他兩利,才能入眾無礙利度有情。

48.妙法如蓮華

世界上的花百千萬種,一花一世界,她們各有不同的喻意。當年,佛陀在靈鷲山演說「一佛乘平等大慧」,並稱這一門課叫做「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時,為何獨鍾「蓮花」,把「蓮華」與「妙法」連結在一起?

就「蓮華」本身的歷史意義:在古印度的泥沼池塘裡,處處看得到高貴清香、亭亭淨植的白蓮花,很受印度人的尊敬重視!而「蓮華」的生長環境,她不是高高地長在山上,而是長在污穢的泥沼裡。中國古人極力讚嘆「蓮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不僅出淤泥而不染,甚至轉化淤泥為養分。

菩薩入眾難行、能行,只要有痛苦眾生的地方就有菩薩在,「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菩薩要當眾生「不請之友」;險惡的環境、來惡的眾生、苦難眾生的棘手問題…,都是菩薩「歷緣對境修止觀」的所緣境。菩薩轉磨難為菩提資糧,就像蓮華化淤泥為養分。

而「妙法」二字則含括一切現象,凡是我們從因地行菩薩道到成佛,一路所經歷的因緣、所依止的修行法門,都涵蓋在「妙法」裡面;所以佛陀在靈鷲山演說「一佛乘平等大慧」時,特別以「妙法」如「蓮華」般的真理,鼓舞我們人人皆可成佛,因此這堂課就叫做「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47.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蓮出污泥而不染」一直被人讚歎;但是,如果沒有污泥的養份,也長不出淨潔的蓮花。如果我是那蓮花,我要跪下來,向那撫育我的污泥頂禮。

常有信徒讚歎我說:「師父你好慈悲!你好辛苦!」我第一個念頭想到的是,如果沒有那麼多眾生的羞辱、傷痛,讓你有機會去安撫、化解…,你也沒機會從這些過程中訓練自己!茁壯自己!所以我總不忘跟他說:「謝謝你的讚美,我還在努力學慈悲,可惜我的慈悲還沒學會。」

「以慈脩身善入佛慧」,我要成佛!所以我要努力學慈悲;為了長養「慈悲」不被傷害並且益加茁壯!所以我要不斷的培養免疫力;而這種免疫力要在眾生中養。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華嚴經》更明白的說:「眾生依佛而成佛;佛依眾生而成佛。」如沒有眾生,就沒有今天的釋迦牟尼佛。佛來到這世界,很坦然的告訴我們:我沒有特別了不起,你們眾生也沒有特別卑劣!我早期發菩提心,落實菩薩道時,也是一個凡夫眾生;要成佛一定要一方依眾生,一方依佛的教法。蓮花如果種在消毒過的水無法活,因為它需要污泥的養份來滋養,眾生是我們成佛的資糧。而另一方面,假使沒有佛的慈悲、智慧引導我們教我們方法,而任由眾生依眾生,混濁依混濁,污穢那有機會洗滌? 自我的完成不能少掉他人的幫助,所以要感謝眾生恩,要感謝長養我們的諸多因緣!菩薩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深入眾生的無明苦難…,就像蓮花的根深入污泥濁水中,視眾生的呵罵、傷害為泥中的營養,而佛的「教法」則是讓我們可以吸氣吐氣的空氣,所以說「眾生依佛而成佛;佛依眾生而成佛。」

46.因可計果不可計

《法華經․見寶塔品》-虛空懸一寶塔,有聲音自寶塔中出來,大眾正感到疑惑時,塔中如來說「若要開寶塔,須得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會歸一處」。瞬間!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同時出現在靈鷲山法華法會上。

所以說,今天來此娑婆世界的世尊也只是個化身的釋迦牟尼佛而已;而這麼多的化身的釋迦牟尼佛也只緣於當初行六度萬行的釋迦菩薩那一粒種子!《華嚴經》說「因可計,果不可計」,因果關係就像一粒絲瓜種子能結出一棚架的絲瓜,而棚架上的每粒絲瓜種子,又會繼續結出滿棚架的絲瓜…。

佛果從因來,當初釋迦牟尼佛生長於印度是「因」;「佛在西天法東流」是從「因」到「果」;到今天有佛法讓我們能夠聽經聞法,那是「報」。「因、緣、果、報」,一粒種子種下去,經過外面助緣的滋養成長,開花結果枝幹伸到台灣來。今天我們佛弟子都是坐在菩提樹下,享受當初世尊辛苦所結成的蔭涼,而在世尊當初,它也只是一個種子而已-「因可計,果不可計」!

45.扣鐘發願養慈悲

道場大殿的鐘用於「暮鼓晨鐘」、集眾,我們鐘樓的「醒鐘」開放給善信「扣鐘發願」;因此,常有山下鄰居揪團上山「扣鐘發願」,山下的公立啟智教養院稱之為「校外教學」。

他們常常師生一行二十多人上山,有一次剛好山上拜《普門品》,師生在大殿全程禮拜《普門品》後到鐘樓扣鐘。扣鐘不是因為好玩,所以「扣鐘發願」之前,應該先來個「養心操」;唯有用慈悲柔軟的心扣鐘,所發的願(祝福、期許…)才有力量。問:「剛才在大殿拜《普門品》有沒有功德?」答:「有!」:「要不要把這個功德當作禮物送給你關心的人並且祝福他…?」「要!」然後開始七嘴八舌說要送給哪一位老師、家人、朋友,祝福他們怎樣…。

「扣鐘發願」有它的流程,但並不是行禮如儀後,「扣鐘」就有法力讓「發願」成真;「願」的力量終究還是繫於一心!一顆「慈悲」的心、一個當下的「柔軟意」。「慈悲智慧自圓覺中流」,慈悲是佛性的化身,我們都同一佛性(法性、圓覺…),所以我的祝福、…可以到達你。

44.勞務奉獻身清淨

用身體去從事勞務奉獻是一種身清淨,身清淨能消無量罪障。提到消業障,因地眾生不要自視清高,以為披衣披得很莊嚴,到佛袓面前拜得很虔誠就能消業障;而認為那些勞務的工作不是我這種身份、這種執事的人所要做的!如果大家都這麼認為,那些工作誰做?大家都要在殿堂裡,那廚房誰去?廁所誰去…?

一個團體就像人的身體,身體的各部門不能互相較量;團體中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份執事作務,若對執事作務起分別心,就如同「手」向「口」計較:今天我「手」不弄給你吃了,我每天都出去做事賺錢,賺了錢卻是要買食物弄給你這個「口」吃,所以現在起我不作事了…!這樣一來口會死,那手呢?是不是也會死!至於「頭」呢,頭生來就高高在上,所以「腳」也有話說:好看的你先看、好聞的你先聞;而我「腳」呢?每天不但替你走路,還要被包在鞋裡見不得天日,更悲哀的是到最後還被罵臭腳。好!我這一雙腳今天起要罷工!我不撐你們了!看你「頭」多了不起、多神氣?這樣一來,頭不神氣了!身體的功能無法發揮了。

至於,為何說用身體去勞務,消業障比較快?因為勞務本身是在服務也在結善緣。譬如擦地板時,一邊擦一邊發願,願:我擦過的地方,只要有人走過都能起歡喜心;乃至一隻蟲爬過,也願牠能早日脫離蟲身報,早日轉生人身同修聖道,早日同證如來性海。若能時時懂得發願,就不會起分別心,作務的當下就是在修福報,而且比用分別心、驕傲心在佛前拜佛更為自性莊嚴。

43.洗缽水

佛門晚課懺悔文中「若我此生,若我餘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一切合集,校計籌量,皆悉迴向…」。非常有意思!它的意思是說今生或來生,曾做過布施、持守淨戒,甚至只是做了那麼一點點善事,例如剩菜倒在菜圃裏給土裏的眾生吃;或是洗碗水佈施給非人類的眾生,這一類事都有功德,都可以在諸佛菩薩前校計籌量、回向。

在佛門吃飯,自古以來「洗缽水」是最後一道菜;今日因緣,用完齋拿一小張衛生紙把碗裡的殘餚擦一圈,然後跟著果皮一起堆肥…,予食物最充分的利用,是對食物最大的敬意。「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菌類亦屬畜生一環。

福報從結緣當中來,每個當下都可以結緣;福報從恭敬中求,每個當下都可以祝福迴向…;善用每個當下的因緣就是圓滿。

42.只為檀郎認得聲

一堂課如果上得起歡喜心,我們就會很用心去聽。所以不管講授者切磋出什麼樣不同的表達方法,來應我們的耳根,來滿足我們的欲望,讓我們有所感應,也都只是一種方便而已;到最後,佛陀說這些「方便」都是「戲論」,一個能讓對方有所感應、相應的權巧方便而已!

為什麼說是戲論呢?套一句古大德的說法,「頻呼小玉原無事,只為檀郎認得聲。」小姐躲在房間裏面一直喊「小玉、小玉…」,她的目的並不是真的在叫ㄚ頭,只是要讓在客廳的未婚夫知道她在那裏。我們讀《金剛經》是在呼小玉,讀《藥師經》…也是在呼小玉,都是「頻呼小玉原無事」的權巧方便;若我們讀誦經典時很攝心專注,專注到妄想雜念被擱一邊而覺得內心晴朗平靜…,那是「只為檀郎認得聲」的安慰獎;若經由研讀經典進而通達、認識了佛陀要告訴我們的那個更為重要、究竟的目的,那就真真是「檀郎認得聲」了!

至於釋迦牟尼佛講了那麼多的佛法,目的是什麼?為的是讓我們跳出輪迴,讓我們見到自己清淨的本來面目。為了成就這個目的,佛陀說法四十九年,用盡各種方便、施設來契應眾生各種不同的根基;「八萬四千」法門,到終結的時候,佛陀卻告訴說這些都是戲論,《金剛經》說「…,知我說法,如筏諭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是這個道理。

41.拜佛、打坐

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隨時攝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放鬆,能更有效的吸收知識。一班學生一起聽課,有學生說他聽不懂、記不住…;其實一個老師一個聲音講給大家聽,不可能講給左邊多一點,右邊少講一點,可是為什麼有些人會沒聽進去?那是因為本身的煩惱障礙令身心蹦緊,以致上課內容被反彈而裝不進去,就像腳底的水泥地板,因為太硬了,所以球丟下去會反彈;相反的,如果把球丟在泥沙裏,就會被吸住而彈不起來。再看農夫耕田,道理也是一樣的,土不鬆水就進不去;把土掘開水進得去,農作物才有生長的空間。

「打坐」、「拜佛」這二堂功課最能讓人放鬆,把「所拜」、「能拜」空掉,只要癡癡的拜…。我個人拜佛時,視當時因緣而調適,有時「以多拜少」;有時「以少拜多」。正在拜佛的我,觀想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在所能想像的虛空裏,演變成無量無邊的佛讓我拜,這是「以少拜多」;如果是觀想同時有無數個自已在拜佛,這是「以多拜少」。

另外,用除罪障的心、慚愧的心來拜佛也很好。佛門晚課懺悔文中說「若我此生,若我餘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一切合集,校計籌量,皆悉迴向…」覺得很感動!只是那麼一點點善事,例如剩菜倒在菜圃裏給土裏的眾生吃,甚至洗碗水佈施給非人類的眾生,這一類小小的善事都有功德,都可以在諸佛菩薩前較計籌量,何況由心升起慚愧感恩心拜佛?

《金剛經》裏,須菩提替我們問世尊「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降伏了煩惱才能生定!而用慚愧心拜佛的當下就是在「降伏其心」,是養定的基本功。如果發慚愧心懺悔能感到心安定,就用這種方式拜佛,只要能讓心安住下來,「以多拜少」或「以少拜多」功德是平等的。

40.凡夫貪著其事

《金剛經》說「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如果真有世界可得,它不可能會碎為微塵;如果能碎為微塵,那它就是緣起、幻妄、不真的。假使有世界可得的話,世界必是實有自性、是渾然一體而不可分析的一合相;此一合相的世界既然不能分開當然也就不能擊粹;而能擊粹的必然是緣起、生滅、不可得的。世界那麼大,尚且是緣起生滅的,我們的身體這麼小,如何能夠不是緣起生滅的呢?換句話說,三千大千世界也只是一個微塵眾組合的世界!這樣一個大千世界,佛陀都叫我們不要執著了,而我們這個「身」的小世界又如何能跟大千世界來較量呢?

在我們想像中,世界是何等之大?它是太大太大了!而這麼大的世界,到後來佛陀也是要把它碎成碎片讓它只賸下微塵而已!但遺憾的是,凡夫總是「貪著其事」,為什麼會「貪著其事」呢?因為我們無量劫以來都誤會有「自性可得」、誤會有東西可執著、可佔有!這認為可得、可佔有就是「貪著」。至於「其事」呢?就是所執著、所喜好的一切現象,當然主要的是在講我們這個「身」,當然也包括這個身以外的一切現象,尤其是那些我們所習慣觸及的、所貪戀擁有的一切人事物。

平常誦持《金剛經》時,就是要這樣去體用、去迴光反照。歷緣對境隨時提醒自己:「無我」、「無一法可得」…,用心去引申、體悟、薰習…;佛法在生活中內化,我們的心跟著轉化、轉化…;到時,做任何事自然能輕安自在,對自身的執著也更容易放下!

 

39.觀照外境迴照自己

在平常的生活中,看經也好、工作也好,是不是都用眼睛看色塵,才有這個經可看、這個工作可做?而我們的內世界和外世界就在這看經、工作時相互接觸到了,佛法的妙用就是用在這個相互接觸的當下。

譬如說,當你在擦桌子,你眼睛看到這桌子,它每天被你擦,一直被你擦…,越擦越亮,擦久了,是不是就俗話說的越擦越損!越擦越薄!那個擦桌子的當下就是在給我們開示:它只是個微塵、只是個緣起而已,所以才會越擦越薄。它在給我們開示,說它是無常、無自性的、是不可得的。我們看桌子這樣,反過來看我們自已,是不是也一樣?我們是不是越來越老、越老越退化、越退化越不能使用?甚至有一天這個身體會退化到連骨頭都脆掉!用這個現象來觀照,先觀照外境再迴照自已。這麼一來,我們就可以在生活經驗中解悟到緣起的道理。

佛陀說法時,為什麼總是借用外境延伸到我們的身心世界?佛陀為甚麼要這麼用心?因為佛陀要是一開始就跟我們說:沒有一個「我」可得,我們很難去體會。我們多少劫以來,所以會輪迴、流落在生死當中,就是執著有一個「我」可得!而現在,一時間要跟我們說「自性不可得、自性無我…」,我們勢必會起惶恐、害怕…!所以佛陀慈悲、智慧,他先引用外境的現象來層層分析它的「自性不可得」,然後從外境的不可得,迴光來看我們的自身又何嘗可得?

讀經時,就是要像這樣:用整個精神力量將經典文字與生活實際經驗貫穿連結起來。

南投縣名間鄉萬丹村山腳巷74-2號

Tel:049-2233667

Fax:049-2233881

Design by BLC

搜尋
聯絡我們
Language